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人民日报》这四篇评论必读!

发布时间:2024-06-04 16:07:09 来源: sp2024060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3日下午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5月26日起,《人民日报》连续推出4篇评论员文章,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为主线,紧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点、价值取向和方式方法,促进各地区各部门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创造事业发展新辉煌。

紧扣主题

系列评论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着眼于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指出“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 新征程上,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动真格、敢碰硬,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才能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 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以上为部分摘录,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突出重点

系列评论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主攻方向、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突出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统筹全局、把握重点,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谋划推进改革,在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统筹谋划好教育科技人才、政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国家安全和党的建设领域的改革,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努力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攻下一些难点,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以上为部分摘录,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把牢价值取向

系列评论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牢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强调“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要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以上为部分摘录,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讲求方式方法

系列评论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讲求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为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提供了科学方法、指明了实践路径。

◆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志不改、道不变,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朝着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就要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

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以上为部分摘录,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责编:杨曦、章斐然)